服務熱線
18530858987
一、企業所得稅預警的關注點
1、盈利能力
銷售毛利率及變動幅度,當期與前期比較如出現下降,幅度商業在35%,工業在20%以內尚屬正常;如下降幅度太大,可能存在不計或少計銷售、銷售價格偏低等問題。
銷售利潤率,若明顯下降,則可能存在隱瞞收入、不按規定結轉成本、人為調節成本和利潤、違規享受優惠政策等問題。
資產利潤率,分析納稅人資產綜合利用情況,如與同行業企業相差較大,可能存在隱瞞收入,或閑置未用資產多計提折舊等問題。
成本費用利潤率,與同行業企業比較,如果企業本期成本費用利潤率異常低,可能存在多列成本、費用等問題。
2、營運能力
企業營運能力分析指標包括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這幾個指標應和上期數結合起來考慮,存貨周轉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加快,表明企業存貨占用水平較低,流動性較強,銷售能力增強,存貨轉變為現金、應收賬款速度加快,而如果企業收入增長乏力,應納稅額減少,應考慮企業可能存在隱瞞銷售收入的問題。
二、企業所得稅預繳工作調整與補救
參考政策: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23號、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7年第24號、國稅函[2010]156號、國稅函[2009]34號 。
1、小型微利企業與非小型微利企業
小型微利企業,分別按照以下規定處理:按照實際利潤額預繳的,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企業本年度第1季度預繳企業所得稅時,如未完成上一納稅年度匯算清繳,無法判斷上一納稅年度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可暫按企業上一納稅年度第4季度的預繳申報情況判別。
不符合小型微利企業條件的企業,預計本年度符合條件的,預繳時累計實際利潤或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50萬元的,可以享受減半征稅政策。
2、高新技術企業
通過重新認定前,其企業所得稅暫按15%的稅率預繳,在年底前仍未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的,應按規定補繳相應期間的稅款。
3、總分機構體制的跨地區經營建筑企業
按照“統一計算,分級管理,就地預繳,匯總清算,財政調庫”的辦法計算。
三、以票管稅
1、在匯算清繳前可取得有效憑證
企業在本年度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由于某種原因沒來得及取得有效憑證的,可在預繳季度所得稅時,按賬面發生金額進行核算;到匯算清繳時補充即可。
簡單的說,企業能在匯算清繳前取得有效憑證的,可以正常做稅前扣除處理,反之,不能扣除。
2、能在匯算清繳后取得有效憑證
企業以前年度發生的成本、費用,應在企業所得稅前扣除,而未扣除或者少扣除的支出做出專項申報及說明后,準予追補計算扣除,追補確認期限不得超過5年。
以上原因多繳的企業所得稅稅款,可在追補確認年度應納稅款中抵扣,不足抵扣的,可保留遞延抵扣或申請退稅。
3、異常憑證處理(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76號)
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取得異常憑證,尚未申報抵扣或申報出口退稅的,暫不允許抵扣或辦理退稅;已經申報抵扣的,一律先作進項稅額轉出;已經辦理出口退稅的,稅務機關可按照異常憑證所涉及的退稅額對該企業其他已審核通過的應退稅款暫緩辦理出口退稅,無其他應退稅款或應退稅款小于涉及退稅額的,可由出口企業提供差額部分的擔保。經核實,符合現行增值稅進項稅額抵扣或出口退稅相關規定的,企業可繼續申報抵扣,或解除擔保并繼續辦理出口退稅。
4、普票和專票17年調整事項
自2017年7月1日起開票方在對外開具的增值稅普通發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未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企業納稅人取得該普通發票對應的支出,不得作為計稅基礎,即對應支出形成的費用、資產成本、折舊、攤銷等不得在所得稅前扣除(包括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2017年7月1日起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開票方未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取得此發票的納稅人發生的對應支出不得作為扣除項目抵減銷售額。
從農業生產者購進免稅農產品生產銷售應稅貨物的企業納稅人,憑增值稅普通發票上注明的農產品買價和11%或者13%的扣除率計算的進項稅額。如果這部分納稅人自2017年7月1日起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開票方未在“購買方納稅人識別號”欄填寫購買方的納稅人識別號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取得發票的納稅人將失去抵扣進項稅額的權利。
四、租金
1、“營改增”后增值稅納稅義務發生時間 (財稅2016 36號)
2、有免租期如何處理?
國家稅務總局公告2016年第86號 :納稅人出租不動產,租賃合同中約定免租期的,不屬于《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實施辦法》(財稅〔2016〕36號文件印發)第十四條規定的視同銷售服務。
五、稅務稽查及應對
1、重點項目
稽便函【2011】31號 :"對企業列支項目為“會議費”、“餐費”、“辦公用品”、“傭金”和各類手續費等的發票,須列為必查發票進行重點檢查。
2、辦公用品
對“辦公用品”的購置,必須事前納入預算管理,預算批準后實施采購。應納入政府采購的辦公用品,必須按政府采購的有關規定實行。購置(采購)后按規定辦理入庫驗收和領用手續。財務報銷必須規范報銷憑證,附正規發票,如果采購商品較多,貨物名稱、單價、數量等不能在發票中詳細反映,還應附供應商提供的明細清單?!?/span>
3、會議費
對納稅人年度內發生的會議費,同時具備以下條件的,在計征企業所得稅時準予扣除。
會議名稱、時間、地點、目的及參加會議人員花名冊;
會議材料(會議議程、討論專件、領導講話);
會議召開地酒店(飯店、招待處)出具的服務業專用發票。
4、差旅費
差旅費,應提供合法有效憑證,包括內容填寫完整、審批手續齊全的差旅費報銷單以及車(船、機)票、住宿發票、行李托運發票等。出差過程中發生的業務招待費,屬不屬于差旅費呢?答:差旅費包括與出差任務相關的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費以及各種雜費(如機場費、保險費、訂票費、行李托運費、寄存費等)。對于問題中所說“出差途中的餐費”,如要列入差旅費扣除,需能提供在“出差途中”就餐的證明,反之,計入業務招待費。
5、廣告費
“對化妝品制造或銷售、醫藥制造和飲料制造(不含酒類制造)企業發生的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不超過當年銷售(營業)收入30%的部分,準予扣除;超過部分,準予在以后納稅年度結轉扣除。
六、資產損失
1、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
根據25號公告的有關規定, 資產損失稅前扣除審批制度已被取消,改為企業自行申報扣除制度,但國務院確定的事項除外。申報方式:根據25號公告第八條企業資產損失按其申報內容和要求的不同,分為清單申報和專項申報兩種申報形式。
清單申報要求:企業可按會計核算科目進行歸類、匯總,然后再將匯總清單報送稅務機關,有關會計核算資料和納稅資料留存備查。
會計核算情況:會計核算科目;賬面原值;會計折舊、攤銷、減值;
稅收核算情況:計稅基礎;稅收折舊;資產凈值
收回金額、損失金額、損失發生時間
專項申報:企業應逐項(或逐筆)報送申請報告,同時附送會計核算資料及其他相關的納稅資料。
企業無法準確判別是否屬于清單申報扣除的資產損失,可以采取專項申報的形式申報扣除。
2、資產損失確認證據
第十七條具有法律效力的外部證據,是指司法機關、行政機關、專業技術鑒定部門等依法出具的與本企業資產損失相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書面文件。注:25 號公告對88 號文取消了限制條件,即國家及授權專業技術部門的鑒定報告。第十八條 特定事項的企業內部證據,是指會計核算制度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完善的企業,對各項資產發生毀損、報廢、盤虧、死亡、變質等內部證明或承擔責任的聲明。
3、四歸納原則
真實性證據:損失是真實發生的
合法性證據:符合稅法的規定
確定性證據:金額要確定,即便是估算的金額也要符合確定性的要求
合理性證據:轉讓價格要合理
以存貨盤虧為例,企業申報該項損失時,須提供4個方面的證據:
存貨盤點表。該項證據代表真實性方面的證據;
存貨保管人對于盤虧的情況說明。該項證據仍屬于真實性方面的證據。
盤虧存貨的價值確定依據。此項證據既是真實方面的證據,同時也是確定性方面證據。
企業內部有關責任認定、責任人賠償說明的核批文件合法性。